灵寿招商引资
灵寿县- 简介灵寿县地图灵寿县灵寿县地处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东临大平原。县城距河北省省会40公里,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石家庄民航机场20公里。国家规划建设中的朔黄铁路横穿我县3个乡镇,并在阜安、青同建两个车站;7000门程控电话已同全国连网。交通方便,通讯便利,能源供应充足。灵寿县总面积1069平方公里,辖6镇、9乡,279个行政村,30万人口。地形轮廓呈条状,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长约130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形成山区、丘陵、平原三种明显的梯级地形特征。灵寿县- 概况灵寿县风景灵寿县地处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东临大平原。县城距河北省省会40 公里,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石家庄民航机场20公里。国家规划建设中的朔黄铁路横穿灵寿县3个乡镇,并在阜安、青同建两个车站;7000门程控电话已同全国连网。交通方便,通讯便利,能源供应充足。灵寿县总面积1069平方公里,辖6镇、9乡,279个行政村,30万人口。地形轮廓呈条状,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长约130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形成山区、丘陵、平原三种明显的梯级地形特征。全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山区昼夜温差大,是发展林果,花卉的基地;中部丘陵地域广阔,是发展旱作农业和畜牧业的基地;南部平原土质肥沃,是发展粮棉瓜菜的基地。境内电力充足,水源丰富,慈河、滹沱河、松阳河流经全县,28座大中小型水库象28颗璀璨的新星镶嵌在灵寿大地。灵寿有众多的人文古迹和自然景观。赵武灵王台、大齐幽居寺、中山国古墓群、明代石牌楼和五月寨、王母观、漫山原始森林及中山湖、横山湖等旅游景点令人留恋忘返。灵寿县- 自然资源灵寿县灵寿资源丰富,类多质优,现已探明各类矿藏39种,总储量28亿吨。主要有金、银、铁、锰、钼、铀、云母、蛭石、石英石、钾长石、花岗岩、大理石、重晶石和矿泉水等。其中云母储量、产量、出口量距中国第一。全县宜林面积85万亩,现有林木79万亩,年产干鲜果品1.86万吨。全县宜牧山场103万亩,可供饲草9.9亿公斤,大牲畜常年存栏4.5万头。此外,还有党参、黄芪、苍术、柴胡等40多种珍贵的野生药材。大自然赐予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为灵寿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灵寿县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先后同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出口产品发展到12大类30多种,其中云母、石材、棉布、家兔、肉牛、红薯脯等出口量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八五”以来,灵寿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猛,1996年与1990年比较,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94.4%,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475%,财政收入增长了263%。综合经济实力逐年增长,投资环境更加优越。为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灵寿将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优良的服务不断扩大与国内外朋友的友好交往,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真诚为欢迎各界朋友来灵寿观光考察,洽谈生意、投资开发、兴办实业,促进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灵寿县- 乡镇简介灵寿县古建灵寿镇(Lingshou Zhen)代码130126100。面积48.04平方千米,人口55750人。镇政府驻城内村南门街2号,邮编050500。[区划]辖:城内、大东关、小东关、北关、西关、大吴庄、南合村、东合村、南岗、岗头、胡庄安定、西托、南托、孟托、北托、相托、安托、新村、漂里、北岗、城东共22个村委会。[沿革]灵寿镇在灵寿县城东南部,因镇政府驻县城而得名。1953年置城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今名,1996年西托乡并入。青同镇(Qingtong Zhen)代码130126101。位于县城北10千米处。面积62.34平方千米,人口25507人。镇政府驻南青同村,邮编050500。[区划]辖:南青同、西青同、东青同、南贾良、北贾良、韩洼、马家坟、北白石、南白石、上邵、下邵、护驾疃、苗朱乐、白朱乐、韩朱乐、高朱乐、刘朱乐、杨朱乐、甄朱乐共19个村委会。[沿革]因镇政府驻青同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6年与护驾疃乡合并,设青同镇。塔上镇(Tashang Zhen)代码130126102 。位于县城西北18千米处。面积43.97平方千米,人口10971人。镇政府驻塔上村,邮编050500。[区划]辖:塔上、马庄、许家村、贾庄、刘家村、高家湾、南广化、北广化、中菅村、东菅村、西菅村、李家庄、桑家庄、赵庄、曹庄、东金山、万里、紫庄共18个村委会。[沿革]因镇政府驻塔上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7年复置乡,1996年中营村乡并入。陈庄镇(Chenzhuang Zhen)代码130126103。位于县城西北38千米处。面积160.72平方千米,人口21871人。镇政府驻陈庄村,邮编050500。[区划]辖:东村、中村、西村、石咀、西湾、大湾、七租院、西坡、南沟、长峪、朱家背、张家台、贾峪、新开、龙门沟、后山、芝麻沟、塞巴、西庄窝、龙堂、玉泉庄、北熬、大庄上、功德、水泉、北庄、鹿沟、李家寨、东庄窝、高丰台、西石门、下庄、白家河、王家沟、野鸡铺、西柏峪共36个村委会。[沿革]因镇政府驻陈庄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随后又改置镇。1996年新开乡、北庄乡并入。慈峪镇(Ciyu Zhen)代码130126104。位于县城西北17千米处。面积92.75平方千米,人口31226人。镇政府驻慈峪,邮编050500。[区划]辖:慈峪、冯家庄、龙田沟、徐家疃、上头、柳沟、黑山、申家庄、岭北、董家庄、杨家庄、卢家洼、凤凰楼、东刘庄、杨家庄、苏家庄、西刘庄、石坎、湾里、寨里、胡家庄、柳家庄、东柏山、东湖社、正峪、中伍河、西伍河、郝家河、北伍河、桥塘沿、上下庄、西柏山共32个村委会。[沿革]因镇政府驻慈峪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随后又改置镇,1996年东柏乡、东刘庄并入。岔头镇(Chatou Zhen)代码130126105。位于县城西北31千米处。面积93.81平方千米,人口16803人。镇政府驻西岔头村,邮编050500。[区划]辖:西岔、南台头、岸沟、东高阳庄、坡门口、李家沟、胡家坪、东岔头、大夫庄、板峪、杜家沟、松阳、王家庄、宅南、牌房、大南地、瓦房台、刘家沟18个村委会。[沿革]因镇政府驻岔头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并入陈庄公社,1961年析置西岔头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6年与寨南乡合并设岔头镇。三圣院乡(Sanshengyuan Xiang)代码130126200。位于县城5千米处。面积31.12平方千米,人口23218人。乡政府驻三圣院村,邮编050500。[区划]辖:三圣院、同下、南纪城、北纪城、白马岗、西木佛、东木佛、义合庄、东纪城、新兴共10个村委会。[沿革]因乡政府驻三圣院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至今。北洼乡(Beiwa Xiang)代码130126201。位于县城东北8千米处。面积31.32平方千米,人口20050人。乡政府驻北洼村,邮编050500。[区划]辖:北洼、南洼、果食、北湖、南湖、小韩楼、西孙楼、东孙楼、党家庄共9个村委会。[沿革]因乡政府驻北洼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牛城乡(Niucheng Xiang)代码130126202。位于县城西南7千米处。面积46.54平方千米,人口21509人。乡政府驻牛城村,邮编050500。[区划]辖:牛城、东王角、西王角、中王角、东洼、西洼、南倾井、中倾井、北倾井、忽冻、故城、城西、西城南、东城南、牛城庄、倾井庄共16个村委会。[沿革]因乡政府驻牛城而得名。1953年置东王角乡,1958年改公社,划归获鹿泉县,1975年复归灵寿县,1982年改名牛城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中倾井乡并入。狗台乡(Goutai Xiang)代码130126203。位于县城西北5千米处。面积48.38平方千米,人口21549人。乡政府驻北狗台村,邮编050500。[区划]辖:北狗台、南狗台、尹凡同、张凡同、武凡同、苏凡同、南朱乐、南堤下、北堤下、景上、南城东、北城东、王阜安、马阜安、索阜安、程阜安、张阜安、栗阜安、孙家庄、盖家庄、岗北、东蒲北、贯庄共23个村委会。[沿革]因乡政府驻狗台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6年与马阜安合并设狗台乡。南寨乡(Nanzhai Xiang)代码130126204。位于县城北8千米处。面积25.69平方千米,人口15937人。乡政府驻南寨村,邮编050500。[区划]辖:南寨、北寨、青廉、良同、秋山、院同、马家庄共7个村委会。[沿革]因乡政府驻南寨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燕川乡(Yanchuan Xiang)代码130126205。位于县城西北23千米处。面积69.19平方千米,人口11631人。乡政府驻南燕川村,邮编050500。[区划]辖:南燕川、北燕川、鲁柏山、司家庄、新湖社、新庄、官庄、冯家庄、万寺院、南岸、洞里、南庄、西湖社、西庄、东庄、白家沟、营里共17个村委会。[沿革]因乡政府驻燕川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并入慈峪公社,1961年析置南燕川公社,1984年复置乡。谭庄乡(Tanzhuang Xiang)代码130126206。位于县城西北24千米处。面积37.90平方千米,人口10664人。乡政府驻北谭庄村,邮编050500。[区划]辖:北谭庄、程家庄、乔家庄、南羊沟、北羊沟、山门口、南文城、南谭庄、北霍营、中霍营、北文城、刘库池共12个村委会。[沿革]因乡政府驻谭庄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并慈峪公社,1961年析置北谭庄公社,1984年复置乡。寨头乡(Zhaitou Xiang)代码130126207。位于县城西北42千米处。面积107.84平方千米,人口13631人。乡政府驻寨头,邮编050500。[区划]辖:寨头、彭家庄、杨树沟、女东庄、牛庄、女庄、石佛、苏家庄、漆油沟、枣园、九岭、尹家庄、张家庄、水峪、砂子洞、麒麟院、山神庙、任家庄共18个村委会。[沿革]因乡政府驻寨头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并入陈庄公社,1961年析置寨头公社,1996年张家庄乡并入。南营乡(Nanying Xiang)代码130126208。位于县城西北55千米处。面积166.5平方千米,人口9752人。乡政府驻南营村,邮编050500。[区划]辖:南营、油盆、西寺岭、东寺岭、北营、木佛塔、抓马、庙台、漫山、大地、杨家台、张家沟、东槐树沟、石猪口、团泊口、丑泥口、南枪杆、银洞、黄土梁、南寺、车轱辘坨共21个村委会。[沿革]因乡政府驻南营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并入团泊口,1961年析置南营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杨家台乡、团泊口乡并入。[1]灵寿县- 城建概况灵寿县文化馆旧貌灵寿县长城灵寿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县城位于县境南端,距石家庄市35公里,县城非农业人口2.9万,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春秋时属鲜虞国,威烈王时建中山国,属中山。公元前二0六年汉朝时设置灵寿县,城池为土城,周三里,高二丈余,建东西南三门,后续建北门。解放后,经历届县委、政府对县城改造扩建。至1985年,建成区面积为2.7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为40.91平方公里。至1994年,建成区面积增至4.4平方公里,其间开通了城东街中段、城东街北段、城北街西段、北环路、西环路、南环路,拓宽了正南路,取直了人民路西段。从1995年开始,县城建设改造步伐得到了进一步加大,编制了《1995—2010年县城总体规划》,调整建设控制用地4610亩,改造了正南大街、人民路、大桥街、城东街、城西街、城北街两侧建筑,开通了城东街南段、大桥街北段、牌楼街北段、北环路东段、十米道东段、人民路东西两段、建设大街、城北街东段等,新开道路总长8310米,面积23.3万平方米,拓宽了北环路、西环路、人民路中段,建设了第二水厂,修建了街心广场。至2000年,投资1502万元,完成了人民路西段硬化、建设街拆迁硬化和新开街拆迁拓宽硬化,硬化道路面积7.8万平方米,铺设建设街、新开街等五条街道、雨污水管道7200米,安装高架蘑菇灯5座,改造人民路路灯156盏,安装西环、北环路灯203盏,大规划开展拆墙透绿、拓地造绿,全面绿化了人民路等城区道路,栽植行道树3042棵、各种灌木4.6万株,新增绿地面积3.19万平方米,并新铺北环、建设街等四路的供水主管道7500米,解决了东岭一带居民的吃水难问题。至2003年新一届县委、政府领导班子高度城市建设工作,投资1000余万元相继完成了城东街、人民路的路面改造,由原来的油面改造成了高标准的水泥路面,今年又投资380余万元完成了城北街路面改造和南环路污水管网的改造。现在城区道路总长达39.14公里,道路总面积93.95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32.9平方米,雨、污水管道总长3.21万米,排水管道普及率达95%,供水立管网总长3万米,城区居民生活用水普及率达99%,共有路灯755盏,亮灯率达98%,建成区绿化面积207.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3.85平方米,建成区面积增至5.6平方公里,县城主规划区达75平方公里,全县规划区总界定面积101平方公里,道路呈七横八纵框架,县城的综合载体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2]灵寿县- 公路交通灵寿县全县有干线公路四条,其中国道阜阳线27.1公里,省道正南线94公里,京赞线12.8公里,宝平线20.6公里。县级公路5条,102.7公里,其中灵黑线18.5公里,新井线22公里,行陈线31.6公里,阜上线22.6公里,陈孟线10公里。乡级公路19条,总长163.9公里,新建环横山旅游路长9公里。村道180公里。全县通车里程425公里,公路密度38.5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县境内实现了“北打出口通五台,南取捷径赴省会,东跨慈河接机场,东西相连,南北贯通”的公路网络化、循环形格局,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县乡道路为支线的放射型发展、蛛网式连接的公路网络。干线公路有桥梁42座,其中特大桥1座,全长1631.2米;大桥5座,总长823.7米;中桥6座,总长382.1米;小桥30座,总长499.5米。全县279个行政村,已有202个村实现公路硬化,公路硬化率为72.4%,尚有77个村没有公路硬化,2004年完成40个村通水泥路,2005年完成37个村通水泥路,截止2005年底全县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任务。灵寿县- 旅游概况灵寿县旅游路线灵寿县历史文化悠久,上古时为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初为中山国,后为燕赵属地。公元206年(汉高帝元年)设县,至今从未更名。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以及灵寿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给人们留下了灿烂的人文古迹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灵寿县旅游资源开发始于1993年五岳寨风景旅游区的开发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建设,经过历届县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现已形成较大规模,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之多。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创社会效益1亿多元。在五岳寨的带动下,于1997年、1998年先后又开发了横山湖旅游和三梦山旅游区,现已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修通了通往景区的专线公路、通信光缆10余公里,修建中低档饭馆20余座,山间环游路近万米,使灵寿县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县委、政府审时度势于2001年果断决策将旅游业列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于二00二年又先后开发了磨子坨、神仙洞、车轱辘坨、王母观、五郎寨、幽居寺六个旅游景区(点)共计投资近百万元修通了通往景区(点)的简易专线公路50余公里,及部分山间游览路,对外进行了免收门票试游。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较好地成绩,带动和促进了全县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以绿色旅游为主,红色、古迹旅游为辅;以五岳寨为主,横山湖、三梦山、盘龙山、陈庄战役纪念馆、北关透雕石牌楼、幽居寺等为辅的旅游体。灵寿县- 生态农业灵寿县地处石家庄西北部、太行山东麓,全县面积1066平方公里,耕地38.5万亩,由山区、丘陵、平原三部分组成,俗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全县辖15个乡镇、279个行政村,32万人,灵寿县南北长、东西窄,具有多种地理气候条件。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灵寿县逐步形成平原主抓蔬菜和粮食、丘陵主抓甘薯和小杂粮、山区主抓马铃薯、全县齐抓食用菌和生态农业的几个产业格局,以此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1、为了稳定粮食面积,恢复和提高粮食供应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紧抓好大田粮食生产。根据农事季节举办培训班3次,培训人员达3000人次,利用集日、庙会发放明白纸20000余份,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旱作节水技术、小麦生长管理技术,针对今年阴雨天多,小麦吸浆虫、麦蚜等多种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对大田农作物的病虫预测预报,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措施把病虫害危害压到最低限度,同时加强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执法检查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了灵寿县农业生产的安全。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使灵寿县17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341.3公斤,增96.9公斤,总产5.8万多吨,产量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的一年。小麦收获后,继续加强对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病虫防治和生产管理,以确保全年丰产丰收。2、平原抓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是适应入世后新形势的迫切要求,2007年成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购买了各种农药残留检测仪器,配备了技术人员,随时可以对农产品进行检测,同时灵寿县成立了食用仙人掌协会、蔬菜协会,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技术,引导农民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方向发展。与河北省农科院联系,引入蔬菜优良品种,与河北省农业厅蔬菜配送中心联合,扩大灵寿县蔬菜销售渠道,使灵寿县北洼乡架芸豆、黄瓜等种植由2007年的2000亩扩大到了5000亩,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营养价值的认识,使具有独特营养保健作用的食用仙人掌正逐渐端上百姓餐桌。灵寿县种植食用仙人掌面积近200亩,分布在塔上、慈峪等乡镇,生产效益平均每亩达3000元左右,带动了周边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推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3、丘陵地区抓脱毒甘薯和小杂粮。灵寿县常年甘薯种植面积8万亩,丘陵地区占6万亩。近几年,引进了北京553、徐薯18、一窝红、冀薯4、冀薯98等十几个品种,在种子繁育场对引进品种进行筛选,培育脱毒甘薯秧苗,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2008年灵寿县脱毒甘薯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将大大的提高灵寿县甘薯的产量和质量。随着中国粮食总体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均口粮消费数量的下降,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正在发生较大变革,人们膳食目标已从吃饱转向吃好和保健。小杂粮由于独特风味和营养保健功能,又重新被人们关注。在灵寿县丘陵区及沿河滩地种植小杂粮非常适宜,为了搞好引导示范,2008年在东合村建立了一个500亩的小杂粮生产示范基地,从农科院引进了优良品种,种植绿豆140亩、黄豆300亩、红小豆60亩,同时还与外贸等部门签订销售合同,确保了农产品的销售。通过建立小杂粮基地,用以点带面的方法来带动全县小杂粮生产的发展。4、山区抓脱毒马铃薯。灵寿县山区的土壤非常适应马铃薯生产,山区农业生产也以马铃薯为主,种植面积达7000亩。引进的脱毒马铃薯早大黄、费乌瑞他等品种,亩产1500公斤左右,亩产值达2000多元,在产量和价格上都比当地品种高,在山区进行了大面积种植,2008年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将会大大增加农民收入。生态农业以“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为主导,它是以农户庭院为依托,以“三位一体”沼气池为核心,集能源、生态、养殖、种植为一体,最终达到农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到目前,全县已发展“三位一体”沼气池7500户,遍布全县的15个乡镇、123个村庄。并建成了以新村、城内、高朱乐、白家河、王家沟、李家庄等16个典型模式村,不仅为农民提供了能源,节约了资金,增加了收入,还将沼渣、沼液进行了综合利用,为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6、以科技为主导,推动灵寿县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传播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加速科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来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推广,2008年抓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与河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联系,为牛城乡中倾井村引进了省农科院选育的茄杂2号茄子品种,种植面积40亩,灵寿县技术中心人员与蔬菜研究所人员一道为中倾井村农民传授茄子种植新技术、病虫防治新技术,2008年生产的茄子个大、皮薄、肉嫩、无籽、耐老、生产期长,比当地品种上市早、产量高、价格优,到目前,平均每亩纯收入已达3000元。河北省农科院和县委、县政府在中倾井召开蔬菜种植现场会两次,在市、县电视台进行相关报道。二是与河北太行茶叶研究中心联合,突破了北纬37度10分不能种植茶叶的届限,进行了南茶北移,在五岳寨茶叶科技示范园区引种成功,引种的茶树品种有龙井43号、迎霜、安吉白茶等,灵寿县有适宜茶叶生长的土质,有高于南方茶园的海拔,有大于南方的昼夜温差,有优质的矿泉水进行浇灌,生产出的“太行龙井”牌茶叶,远远优于南方品种,被中国茶叶研究所检测,“太行龙井”茶叶氨基酸含量是“西湖龙井”的1.9倍,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2008年灵寿县生产“太行龙井”茶叶60斤,产值达到了15万元。灵寿县深山区有大面积适宜种植茶树的土壤,加大推广力度,使茶叶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三是与国家航天部联合,成立了“河北朝阳航天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航天技术,进行太空育种、地面筛选,2008年已经签定合作议向,试种粮食、蔬菜等30个品种,从中筛选出产量高、品质好、适宜推广的新品种,然后进行大量繁育,提供农民生产使用,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与山东泰安种子有限公司联合,在灵寿县利用山区自然隔离条件好的优势,在岔头、潭庄两个乡镇,组建了5000亩的玉米良种基地,灵寿县为传统的农业县,大部分农民以种植业为主,特别是近几年山区农民制种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在与山东泰安种子有限公司联合后,保障了种子销路,使山区许多乡镇农民增加制种的积极性,已把制种当成了发家致富的门路之一。7、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和减轻农民负担。农村财务管理始终是农民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了使灵寿县的农村财务走上规模化管理轨道,一直对此项工作常抓不懈,2008年上半年已审计了20个村的财务帐目,审计金额达200万元,查出违纪资金15万元,按照河北省、市《审计条例》分别进行了处理。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2008年对全县15个乡镇农业税税费调减了3%,并规范农业税收征管,加强督导检查,确保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不反弹,确确实实能够减轻农民负担。
招商热线:400-151-2002